<nav id="smiuk"></nav>
  • <menu id="smiuk"><strong id="smiuk"></strong></menu>
  • <menu id="smiuk"><nav id="smiuk"></nav></menu>
  • 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服務 > 行業調研
    訪中室協—劉珝:室內裝飾業與改革開放同步,直接映射群眾實際利益
    來源:四川省室內裝飾協會       發布日期:2018-10-23   瀏覽數:691    分享到:
     
    訪中室協—劉珝:室內裝飾業與改革開放同步,直接映射群眾實際利益
    劉珝
    中國室內裝飾協會第五屆理事會會長


    改革開放與裝飾行業發展
    在改革開放中騰飛的我國室內裝飾業,不僅為我國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為繁榮市場、擴大就業、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發揮了重要作用,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改革開放的重要成果及其帶給廣大人民群眾的實際利益。

    H+A :可否介紹一下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室內裝飾行業的發展歷程?
    劉:室內裝飾行業的發展歷程與改革開放同步。1984年左右開始起步,逐漸崛起。中國室內裝飾行業是在政府的引導下發展起來的,根據行業和社會的需求來引導,建立并且提升。
    80年代初,我國處在改革開放初期,裝飾用品非常貧乏。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國際交往日益頻繁,對現代化的賓館、飯店的建筑的需要以及室內裝飾裝修的需要日益迫切。當時外匯有限,購買裝修材料需要花費大量外匯,所以國務院集中有關部委,包括建設部、輕工部、紡織部、國家建材總局、電子工業部、國家經委等部門,先對全國的情況進行調研,然后成立了一個協調小組,各部委聯合起來形成一個機構,要在中國大力發展裝飾配套用品。國務院領導親自來抓這項工作,力度很大,重視程度很高。這個協調領導小組要由一個部門牽頭,輕工業部當時管理材料與裝飾用品,并且輕工業部直屬的中央工藝美院、無錫輕工院(現在的江南大學)等院校是最早開設室內設計專業的院校,所以就由輕工業部牽頭,推動這個行業發展。1987年國家經委批準成立了既有管理職能,又有經營職能的中國室內成套用品總公司,并在全國建立了北京、上海、廣東、遼寧四個配套區域,每個區域成立了各配套區的室內配套用品總公司。國家每年投入外匯,扶持材料和用品的發展。當時還在北京做了一個樣品工程,黨和國家領導人到場參觀考察。1986年還舉辦了一個展覽會,展示全國各地室內裝飾行業的發展成果成就,向黨和國家獻禮。
    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深入,室內裝飾行業逐步進入了設計為主導的時期。以設計為龍頭來帶動整個行業的發展。中央工藝美院是全國最早有設計相關專業的學校之一,全國各地,中國美院、廣州美院等,還有其他重點學校,把這個設計專業健全起來了。最多的時候大概有兩千多家院校有設計相關專業,非常普遍。因為市場對室內設計的人才需求大,急需通過學院的培養來提供人才。我國的室內設計經過幾十年的長足發展,已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有力推動了整個行業的發展,產品豐富了,設計提高了,行業逐步進入了提倡環保的時期。所謂環保,一是要選用無污染的材料,二是要節約資源,可持續發展。當前,國家對環保非常重視,有利于行業為人們營造環保、安全、健康的室內環境。在注重環保的同時,陳設藝術開始嶄露頭角,行業逐漸向藝術本位回歸。陳設藝術跟室內設計是分不開的,室內設計從整個建筑內部開始,包括空間、室內,以及用品,這是系統的一個設計,陳設藝術更反映人們的一種個性化需求,人們對于藝術,對文化等方面的需求越來越高,這是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和整個行業發展必然的結果。目前專門從事陳設藝術的企業越來越多,這個專業逐步在形成。專業的陳設藝術市場越來越多,像深圳的藝展等,匯集了很多有品位、有設計含量的陳設藝術用品。
    我國室內裝飾行業的發展,順應了行業內外的發展環境和深刻變革的形勢,同時離不開黨和國家的政策指引及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包括1985年國務院常務會議建議“建立室內裝飾行業協會,負責組織協調工作”、1988年中國室內裝飾協會成立、1990年與1991年黨和國家把“發展室內裝飾業”列入長遠發展規劃、1992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出《國務院批復通知》,首次明確室內裝飾業內涵,再次明確室內裝飾業管理部門、2001年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委托中國室內裝飾協會承擔全國室內裝飾行業資質審查工作、2002年國家把“室內裝飾設計師”列入《國家職業標準》和《國家職業分類大典》、2003年國家經貿委委托中國室內裝飾協會“承擔有關室內裝飾行業企業資質審查的后續管理工作”、2014年國務院發文推進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等重要事件。
    在改革開放中騰飛的我國室內裝飾業,不僅為我國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為繁榮市場、擴大就業、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發揮了重要作用,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改革開放的重要成果及其帶給廣大人民群眾的實際利益。
    劉:1990年12月,中國共產黨第十三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通過“十年規劃”和“八五”計劃的建議,提出“動員各方面力量加快住宅建設,發展室內裝飾行業,進一步改善城鄉居民的居住條件。”
    1991年4月,七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批準“十年規劃”和“八五”計劃綱要,提出“加快住宅建設,發展室內裝飾業和新型建筑材料。”
    黨和國家最高權力機構的正式文件明確提出要“發展室內裝飾行業”,將其列入長遠發展規劃,充分顯示室內裝飾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充分體現中央對發展室內裝飾業的高度重視,這對我國室內裝飾的發展具有非凡的意義。
    我們的目標是,無論全國性協會還是地方性協會,努力爭取成為規范化、品牌化的協會,成為政府金融支持、稅收優惠和購買服務的對象,為廣大會員爭取實惠和榮譽。

    H+A :中國室內裝飾協會在促進行業發展中如何定位的?其宗旨和目標是什么?
    劉:作為“社會組織”,中國室內裝飾協會充分發揮服務國家、服務社會、服務群眾、服務行業的作用,真正成為提供服務、反映訴求、規范行為、促進和諧的“重要力量”。
    我們深刻認識到行業協會肩負的重要責任,在服務企業發展、規范市場秩序、開展行業自律、制定團體標準、維護會員權益、調解貿易糾紛等方面發揮作用,推動經濟快速發展;并且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充實加強力量,健全組織機構,完善規章制度,增強工作實力,強化服務功能,擴大會員覆蓋面,更好地為會員提供全方位服務;我們發揮專業機構和專家的作用提供專業化服務,發揮企業家和市場機制的作用提供市場化服務,發揮行規行約的作用提供自律化服務。
    我們的目標是,無論全國性協會還是地方性協會,努力爭取成為規范化、品牌化的協會,成為政府金融支持、稅收優惠和購買服務的對象,為廣大會員爭取實惠和榮譽。

    新常態下的現狀反思

    H+A :在您看來,當前我國室內裝飾行業現狀如何?
    劉:改革開發40年以來,我國室內裝飾業與發展初期相比,形成了“室內設計”、“室內裝飾裝修”、“室內陳設”、“室內環保”等既相對獨立又相互融合的四大產業。這四大產業匯聚成“大裝飾”、“大服務”的新結構、新格局,完全突破了注重表面美化的狹義“裝飾”的舊概念。我國室內裝飾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主要表現在經營主體多元化、經營業態多樣化、經營業務細分化,而且正在發生由“重裝修”向“重裝飾”、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由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歷史性演變。
    總的來說,行業規模越來越大,水平越來越高。尤其是,室內設計隊伍的迅速成長和設計水平的顯著提高,為國內外設計界所公認,成為全行業發展的最大亮點。據不完全統計,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我國室內裝飾設計、施工企業已有兩萬家,職工80萬人,年裝飾工程量約200億元。到現在,全國已有室內裝飾設計、施工企業30萬家,職工1300 多萬人,其中施工隊伍的主體是來自廣大農村的“農民工”,從事室內設計的專業設計人員超過百萬人,年裝飾工程量近40000 億元。

    同時,我們也清醒的認識到,行業發展中存在很多不容小覷的問題,需要我們全行業加以重視并努力去改善。主要表現在:(一)市場秩序混亂,市場行為不規范;(二)行業結構不均衡;(三)從業者隊伍整體素質偏低;

    (四)生態文明建設意識較弱。


    把傳統“家裝”提升到“家文化”的境界,使家裝轉型升級,釋放新的消費需求,將會引發新的消費熱點。

    H+A :習總書記提出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向往,家裝行業也是重要消費領域,您覺得有哪些消費熱點?是否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提升?
    劉:家裝行業是直接面向廣大業主,以個性化、分散化為特征的消費領域。實行家裝與家居的融合,延伸家裝家居的后續服務,提升家裝家居的文化品位,傳統“家裝”進入“居家文化產業”新時代。居家文化產業屬于國家鼓勵發展的現代家庭服務業,是個永不衰竭的朝陽產業。把傳統“家裝”提升到“家文化”的境界,使家裝轉型升級,釋放新的消費需求,將會引發新的消費熱點。

    居家文化產業是個龐大的服務體系,涉及家裝、家居、家具、家電、家紡、家飾、家政等眾多行業,涵蓋綠色家居、智能家居、美麗家居、健康家居、安全家居、養老家居、休閑家居、娛樂家居等專業服務。一切與“家”和“居”的產業盡在其中,其消費領域之寬、發展空間之大,遠非一般產業所能比。大力宣傳培育居家文化大產業,為室內裝飾行業開辟創業創新新天地。


    在家裝行業中,設計與施工的引領作用和“接口”價值不可動搖。要大力提高家裝的設計與施工水平。
    (一)鼓勵室內設計師向住宅設計、居家設計傾斜。要提髙設計的地位和設計師的價值,擔負引領生活方式的重任,應倡導科學合理的消費,注重實際生活需要,讓人有“家”的感覺;
    (二)要加強技工培訓和技能鑒定,建設專業化、職業化的精干施工隊伍,重視發揮“工長”職業崗位的特殊作用,運用現代施工技術,嚴格執行施工標準,規范施工管理,狠抓施工質量和安全,培育家裝知名服務品牌,實行家裝放心行動,突破家裝發展瓶頸,讓消費者省心放心。

    H+A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裝飾行業內部也面臨著結構調整、轉型升級,請問升級轉型方向是什么?
    劉:目前,裝飾行業前進的主要瓶頸是設計創新不夠、施工不夠標準、市場不夠規范等。調整結構、轉型升級的壓力加大,特別是互聯網帶來的沖擊,客觀上產生了倒逼改革創新的作用。
    全行業現在面臨改革創新、轉型升級的重要節點,主要體現在五大趨勢。
    (一)專業化,要求專業、專注,精準、精細,弘揚工匠精神,堅持“產品為王”,提供標準化、品牌化、高品質服務。
    (二)合作化,要求跨界合作、產業融合,產業鏈互聯互通、共享共贏。
    (三)制度化,要求服務有標準,行為有規范,人人講信譽,個個守規則。
    (四)人性化,要求以人為本,人文關懷,堅持“用戶至上”,提供個性化、定制化、人性化服務。
    (五)網絡化,要求運用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做到物物相聯,信息透明,資源共享,提供垂直化、便捷化、體驗化服務,促使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的改變和經營方式、服務方式的創新。

    新時期的裝飾行業新方向
    H+A :在您看來,未來室內裝飾行業發展方向是什么?
    劉:(一)室內裝飾行業要把設計創新放在首位,進一步提高室內設計水平,帶動全行業和相關產業創新發展,全面貫徹落實“適用、經濟、綠色、美觀”的發展方針,遵循正確的理念和價值觀。強調室內設計的系統性特征,堅持人文藝術與科學技術不可分割的整體觀念,實現傳統文化與現代時尚的融合,民族文化與世界文化的交流,文化價值與實用價值的有機統一。尤其要把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綠色設計理念貫穿始終,根本目的是為人們營造安全、健康、自然、和諧的工作與生活環境。
    (二)創造“中國設計”品牌,弘揚“中國精神”。用改革創新的精神深入研究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中國設計”和“中國精神”走向世界。
    (三)為人設計,為生活設計。設計的服務對象應是不同人群、不同層次、不同功能的多樣化需求,要更多地關注民眾日常生活需要,區別不同消費需求,提供個性化、人性化服務。
    室內裝飾行業要重視科技進步,大力推廣節能、節水、節材、環保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嚴格限制與禁用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的落后工藝與產品,從粗放型發展到集約型發展轉變,為人們創造“安全、健康、自然、和諧”的室內環境。

    H+A :未來裝飾行業將進一步在綠色環保、節能減排做何努力?
    劉:目前,行業生態文明建設意識較弱。我國每年產生的建筑垃圾約為15.5 億噸,并且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在很多發達國家,建筑垃圾資源化率已經高達95%。我國建筑垃圾資源化再生利用尚處在探索階段,資源化率僅為5%。十八大明確提出“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室內裝飾行業要重視科技進步,大力推廣節能、節水、節材、環保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嚴格限制與禁用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的落后工藝與產品,從粗放型發展到集約型發展轉變,為人們創造“安全、健康、自然、和諧”的室內環境。
    在將智能化和裝飾設計融合的過程中,我們充分認識新一輪科技革命帶來的深刻影響和巨大變化。大力推動“互聯網+”行動,積極采用信息網絡、綠色低碳、節能環保、智能系統、智能材料、虛擬現實等新技術、新材料、新產品、新設備,提高裝飾工程的品質和效率,促進行業經營業態和服務方式的變革,激活行業發展的新動力和新活力。

    H+A :“智能化裝飾”如今成為行業熱詞,我們想聽聽你對智能化的理解,以及智能化如何與裝飾設計融合?
    劉:當前,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科技和經濟、社會、文化、教育的深度融合,呈現出多點突破、交叉匯聚的生動景象。協會充分認識到科技革命對行業帶來的深遠影響和巨大變化,于2004年8月成立了智能化裝飾委員會,大力推動行業智能化水平提高。10多年來,協會舉辦博覽會、 論壇與研討會,發布“技術白皮書”,引導行業對可能出現革命性突破的前沿領域加強前瞻布局,推動智能化裝飾的原始性突破與變革性創新。
    在將智能化和裝飾設計融合的過程中,我們充分認識新一輪科技革命帶來的深刻影響和巨大變化。大力推動“互聯網+”行動,積極采用信息網絡、綠色低碳、節能環保、智能系統、智能材料、虛擬現實等新技術、新材料、新產品、新設備,提高裝飾工程的品質和效率,促進行業經營業態和服務方式的變革,激活行業發展的新動力和新活力。同時,積極運用互聯網改造傳統裝飾實體經濟。“互聯網+”行動的推進,線上線下相結合等多種形式互聯網的融合,將會加速對傳統服務方式的改造,改變行業面貌。最后,創造條件讓實體經濟同互聯網經濟有效對接。

    H+A :如今各行各業流行跨界合作,裝飾行業在跨界融合方面做了哪些嘗試?
    劉:中國室內裝飾協會加強與家居龍頭企業合作,推動以設計為先導的家裝家居產業融合。居家文化產業是個龐大的服務體系,涉及家裝、家居、家具、家電、家紡、家飾、家政等眾多行業。以設計為先導,推動家裝與家居的深度融合是產業發展的關鍵。2013年5月,協會與北京居然之家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由居然之家擔任核心戰略合作伙伴,推動“CIDA中國室內設計大獎”全面升級。五年來,居然之家充分發揮在家居產業的優勢,承擔家居龍頭企業對于推動設計創新與產業升級的使命擔當,助力中國室內裝飾協會推動以設計為先導的家裝家居產業融合。


    H+A :隨著室內裝飾元素愈趨多樣化,新零售渠道模式的創新發展,在您看來室內裝飾行業未來有哪些機遇和挑戰?
    劉:室內裝飾業具有三大鮮明特點:一是消費需求旺,市場容量大,吸納就業機會多,在國民經濟中享有較高地位;二是行業涵蓋面寬,產業鏈長,關聯度大,帶動性強,創業創新空間大;三是消費個性化強,時代感強,引領消費時尚和生活方式潮流的作用大。這都是本行業的巨大優勢和發展潛力所在。
    中國室內裝飾協會正在從以下幾方面著手,推動家裝家居進入“居家文化”新時代。
    一是采取多種形式,加強與媒體的合作,大力開展對居家文化的宣傳,引導消費者、設計師和企業共同努力,實現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的有機結合,倡導科學消費、理性消費,營造“家文化”的人文藝術氛圍。
    二是大力培育和開拓新市場、新職業、新業態,推廣新技術、新材料、新產品,推動家裝與家居的深度融合。同時關注家裝家居的后續市場和延伸市場的開發。
    三是鼔勵室內設計師向住宅和居家設計傾斜。引導行業用互聯網經濟改造傳統家裝實體經濟,實施現代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培養技術工人,發揚工匠精神,執行工藝標準,采用先進技術,提高施工水平,突破家裝“痛點”和“瓶頸”,讓消費者省心放心。
    四是不斷提高職業隊伍文化素養,規范行業行為,倡導文明服務。這是本行業面臨的最大挑戰,也是必須實現的最終目標。

    H+A :最后請您用一句話來概括改革開放的變遷和對未來發展的希冀。
    劉:我們國家發展前景光明,我們行業必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全行業一定要在黨中央、國務院正確領導下,解放思想,改革創新,迎難而上,勇往直前,取得新成就,邁上新臺階,為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

    【打印】 【關閉】 【返回首頁】 【回到頂部】
    【上一篇】: 關于《營業稅改征增稅試點實施辦法》 和《營業稅改征增稅試點有關事項的規定》涉及裝飾裝修部分的一些看法和
    【下一篇】: 16年不換名,不忘初心,專訪鑫佰利裝飾,對品質的用“鑫”堅守
    Share 分享:
    Site Search 站內搜索

    版權所有 四川省室內裝飾協會

    地址:成都市福興街30號輕工大廈13樓12號 E-mail:cidascs@163.com

    聯系電話:028—86782133 傳真:028—86782133

    網址:www.lvka360.com 蜀ICP備11021087號 技術支持

    在線客服

    QQ:493285084
    時間:周一 - 周六
    9:00 - 18:00

    申請入會
    需求提交
    聯系電話

    028-86782133

    官方微信
    關注協會微信
    m8娱乐